附中人社

國立臺灣師大附中的校內社團,負責編輯製作校內刊物《附中人》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附中人社

《附中人》的報頭圖像,由1978年創刊時的附中校長黃振球先生親筆所寫。
創立時間 1980年
性質 「附中人社」為國立臺灣師大附中的校內社團,負責編輯製作校內刊物《附中人》。
位於 中華民國臺灣台北市信義路三段143號
成員 300人
網站 www.facebook.com/HSNUers
1978年4月9日發行的《附中人》創刊號
從1981年4月10日發行的第8期開始,《附中人》便由「附中人社」專職負責編輯製作。
1990年8月23日發行的《附中人》第39期「迎新特刊」
2007年8月28日發行的《附中人》第101期(最後一期)
附中人社的社辦外觀(2006)
社辦內的整疊附中人(2006)
附中人大傳社的社辦外觀(2012)
附中人社校友聚會(2011.4.9)

附中人社國立臺灣師大附中校內的文藝性社團[1],獨立運作,運用學校經費編輯新聞性刊物《附中人》,在校內發行,供全校師生閱讀。

在1990年8月23日發行的《附中人》第39期「迎新特刊」[2]裡,對「附中人社」有著如此的定義:「附中人社是什麼?附中人社就是一群有理想、有熱誠的青年,共同努力,把你手上這份刊物(附中人)呈現在所有附子的面前。上課、採訪、撰稿、編輯,我們沒有多采多姿的社團活動,因為我們負責的,是記錄附中歷史的工作;然而也就因為那份使命感,以及社員間深厚的情感,使我們緊緊繫在一起。我們相信,內涵豐富的人最懂得光芒內斂,歡迎有抱負的你前來,加入我們,讓源源不斷的新血,再次充實附中人社的生命。」

歡迎回顧1978~2007年間,附中人社所編輯過的每一期《附中人》刊物

目錄

[編輯] 社團沿革

雖然《附中人》刊物是由附中人社負責製作的,不過第一期《附中人》的發行卻比附中人社的成立早了兩年。

《附中人》創刊號[3]發行於1978年4月9日,發行人為當時的附中校長黃振球先生,報頭的「附中人」三字亦為出自黃校長手筆,不過,當時尚無專職編輯《附中人》的學生社團。直至1980年,才由449班吳佳奎與453班厲以壯、466班侯福義等人,共同成立了「附中人社」,並由吳佳奎擔任第一屆的社長;從1981年4月10日發行的第八期[4]開始,《附中人》便由「附中人社」專職負責編輯製作。

[編輯] 濫觴

在吳佳奎成立「附中人社」之前,《附中人》刊物並非由校內正式編制的社團固定進行編輯工作。從創刊號開始到最初的幾期,曾經由創刊號裡的所謂「附中人編委會」及「三研社」擔任過編纂的工作。當時的《附中人》並非每學期定期出刊,大都是以配合學校政策宣導的方式出刊,因此實際上是由訓導處與教務處臨時指派學生擔任編輯,所以才會發生由「三民主義研習社」接任編輯了幾期附中人刊物的情形。

直到吳佳奎於1980年下半年召集當年高一的學弟妹們組成「附中人社」,附中人社才正式成為附中的學生社團,而《附中人》刊物的發行也轉而偏重於校務宣導、學生社團活動、文藝創作,以及校園歷史傳統的介紹[5];從此之後,附中人社開始有了自己的社辦和社團活動樣貌,以及社團活動經費以供運作。

也就是說,附中人社是由449班的吳佳奎在1980年所創立的,而他也正式擔任了人社的第一屆社長。

[編輯] 轉型

由於科技日新月異,各種新媒體陸續出現,傳統的報紙逐漸沒落。在進入21世紀之後,附中人社開始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而學校也打算將校內刊物轉型為電子報;於是在2005年1月18日,校方頒布公告,將附中人社改編為隸屬圖書館,公告完整內容[6]如下:

  • 主旨:學生社團「附中人社」於下學期起(93學年下學期)改編為隸屬圖書館。
  • 依據:依94年1月6日學務處鄭主任、圖書館林主任之協議,並簽案經校長之核准辦理。
  • 公告事項:
  1. 附中人社目前社員人數12人,經營困難,為協助附中人社轉型發展,及協助本校學校電子報發刊運作,於下學期起比照隸屬資訊中心的網管小組辦理,改編為隸屬圖書館。社課安排、點名、期末考核獎勵等等,由圖書館負責處理。
  2. 編列於學務處項下之附中人社本年度預算額度,改編列於圖書館項下或改由圖書館運用,下年度起由圖書館主動編列該項預算。
  3. 附中人社目前之社辦,擬保留撥由圖書館繼續使用與管理。(學務處訓育組 啟)

[編輯] 更名

2007年9月,接任第28屆社長的1162班張書維,面對整個社團只剩下他一個人的絕境,並不輕言放棄。

他找了班上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加入附中人社,將社團更名為「附中人大眾傳播社」(簡稱附中人大傳社),保留了附中人三字,並為社團注入新生命,傳承與創新兼顧;此舉果然成功地招募到更多的社員,讓附中人社的生命得以延續至今。

然而《附中人》刊物卻在2007年8月28日發行第101期[7]之後,便因社團轉型而宣告停刊了。

[編輯] 網路社團

2011年初,幾位附中人社的校友在餐聚中決定在網路上成立社團,以便於聯絡歷屆社員。於是,就在同年2月26日,他們在Facebook成立了附中人社網路社團,並在師大附中64週年校慶活動日(2011年4月9日),於校內舉辦了第一屆的附中人社校友聚會[8]

目前附中人社的網路社團已經有超過170位的校友加入,而第二屆的附中人社校友聚會也已於2012年4月14日在師大附中校內舉行,附中現任校長卓俊辰特地蒞臨會場致詞,獲贈《附中人》第1至101期的數位典藏光碟。

[編輯] 創社者的信

2011年底,經由Facebook找到住在美國的創社學長吳佳奎(Edward Wu),而他也在2012年1月1日特地寫了一封信[9]給附中人社的學弟妹們:

[編輯] 信件原文

Dear Friends,

Happy New Year! Thank you for finding me and connecting me with 附中人社. I apologize that I don't have a convenient Chinese system for the email. I also apologize for the slow reply. I just returned to Maryland from a holiday travel to Wisconsin.

As you may know I finished at Class 449, and I met people attending the Classes between 380 and 480 in 附中. Many of you may picture it a generation ready for nursing home. I guarantee we are right in the prime time. My fond memories in 附中 were those times my peers and I queried and discussed about the universe. Through many fierce reading and debating, we 附中 students often believed we are very close to hold the keys and true knowledge of the physical world. For better or worse, we carried that way beyond high school.

I left Taiwan and went to Pittsburgh for graduate studies in 1992. One thing worthy of sharing with 附中人社 during my time in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I met Dr. Kuo who wrote 附中 school song. He was then the Director of East-Asia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I was indebted to his family who treated me with all possible kindness. Dr. Kuo brought me back to the time when 附中 was first established. Just like in the song, in the struggling time of war, he found a temporary sanctuary in Taiwan cradling his growth to paths of success. What I found, peopl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went to 附中 with different reasons, eventually owned a permanent sentiment via life in 附中. There are genetic imprint on people who were number coded by 附中.

For that imprint, we are indeed connected. Best wishes to you all and a wonderful year ahead of you.

佳奎 01-01-2012

[編輯] 中文翻譯

摯愛吾友,

新年快樂!謝謝你們把我找回附中人社。不好意思,我的電腦因為沒有中文系統所以無法用中文寫這封信,對於這麼晚才回信給各位,我感到很抱歉。我剛結束在威斯康辛的假期旅遊,回到了馬里蘭。

正如你們所知道的,我畢業於449班,我在附中求學時所認識的人大概介於380到480班之間,或許你們會覺得我們應該已經到了該住進養老院的年紀了,不過我保證我們才剛剛邁入人生的黃金歲月。

當年我和同儕在學校一同質疑與討論宇宙萬象的往事,是我在附中的美好回憶,經過無數狂熱的閱讀與討論,附中人總是相信自己非常接近並掌握了這個世界的關鍵與真理!不管結果如何,在高中畢業之後,我們仍一直持有相同的信念 。

1992年,我離開台灣到匹茲堡深造,在匹茲堡大學的時候,有一件事值得和人社的各位分享;我遇見了寫附中校歌歌詞的郭橖博士(註:附中校歌由史惟亮作曲、郭橖與蕭輝楷填詞),當時他是學校裡的東亞圖書館主任,我很感激他和家人盡其所能地招待我。

郭博士帶領我回到了附中創建的年代,正如校歌所述,在烽火漫天的戰爭中,他在台灣發現了一個臨時的避難所,就像搖籃一般,讓他得以成長、茁壯,進而走向成功的大道。

「附中 附中 我們的搖籃,漫天烽火 創建在臺灣。」

我發現,當不同背景的人們因為各樣原因聚集在附中之後,總是會因為在校的點點滴滴,對附中擁有一份恆久不變的情感,而每一個附中人的身上都有一個被附中編了號碼的基因印記。

就是因為這個印記,我們連結在一起了。

最後,誠摯祝福各位都能有美好的未來!

佳奎 01-01-2012

[編輯] 傑出社員

  • 453班 厲以壯:佛光大學文化資產與創意學系 助理教授
  • 509班 林國明: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
  • 513班 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正研究員
  • 542班 賴慈芸:師大翻譯所副教授兼所長
  • 554班 陳大為:國高中理化補教名師
  • 629班 鄭仕坤: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 副教授
  • 651班 張哲生:資深網路工作者
  • 679班 謝如柏: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 680班 陳郁成:中信金控法務長暨副總
  • 691班 張恆豪: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 724班 蔡佳璇:大鍵琴演奏家[10]
  • 900班 林郁智:知名藝人,藝名為納豆。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操作